伊尔克什坦口岸是我国最西端的陆路口岸,地处我国新疆的乌恰县,直通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大州奥什州,是中吉乌公铁联运的重要通道,连接中亚、西亚的关键枢纽。由于跨境货运需求的持续增长,今年夏天,伊尔克什坦口岸开始试运24小时货物通关模式。总台报道员日前走访了吉尔吉斯斯坦一侧口岸的升级改造情况。
清晨时分,总台报道员从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市、以千年商贸历史闻名的奥什启程,前往中吉边境。目的地是吉尔吉斯斯坦一侧的口岸是吉规模最大的边境检查站,也是上合组织国家贸易线路上的重要枢纽节点。
沿途大部分路段位于帕米尔高原,稀薄的空气可能会让人略感不适,但壮丽的高原风光值得专程体验。这条公路于2010年在中国专家的协助下建成,对于当地而言,首次实现了120公里长的路面铺装,开启了地区发展的新篇章。总台报道员驾车以90公里每小时的最高限速行驶,在遇到牧民放牧时才需减速。
滕奇泰克是口岸海关的高级督察。今天他将开始为期7天的连续值班。
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海关总署高级督察 滕奇泰克·萨里耶夫: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工作本身非常生动鲜活,我们全程见证并参与其中。而且毫无疑问,我们也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吉边境上的“24小时”连接线
这里海关的工作已于两个月前调整为全天候模式,工作人员也扩充了一倍。主要原因是当前的货运流量已从日均的300辆次攀升至500辆次。而当前实施的全天候通关只是第一阶段的升级措施。
总台报道员 伊利亚·巴耶夫: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不同车牌的卡车,中国的、吉尔吉斯斯坦的、哈萨克斯坦的,还有其他国家的。车上装的都是什么呢?
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海关总署高级督察 滕奇泰克·萨里耶夫:几乎涵盖了合规的所有品类的商品,运的最多的是汽车、机械设备、太阳能电池板。
货运量攀升得益于2022年启动的路网改造。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两侧的道路均已按最高质量标准完成现代化升级:道路拓宽到了16米,全程采用防止滑坡的混凝土结构,保证安全。中国团队为路网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这座名叫萨雷塔什的小山村,是道路建设工程的见证者。瑟尔加巴伊本人全程参与了多个关键环节的施工监理工作。
道路施工主管 瑟尔加巴伊·萨马托夫:中国建设者以速度快、效率高、质量优的三重优势完成了工程建设。
中吉边境原先由盘山公路相连,相对有限的通行效率时常导致道路拥堵。尤其在冬天,货物滞留的状况也时有发生。直到今年4月,难题得到了解决,答案是一座桥。
总台报道员 伊利亚·巴耶夫:这座桥长187米,由中方建设并已交付使用,“友谊”正是它的名字。
经过改造的路段两个月前开放通车。首批过境的驾驶员已经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司机:道路很棒,建得很好。
司机:大桥建造完美,没有缺陷,驾驶舒适。
司机:因为现在从桥上走,速度快了。
这里不仅是连接中吉两国的经济纽带,更是辐射中亚、西亚的咽喉枢纽。
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海关总署高级督察 滕奇泰克·萨里耶夫:它已经成为中亚国家的主要经济动脉,覆盖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还有部分货物通过这里过境运输到伊朗以及欧洲国家,这也是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
目前口岸区域的扩建工作仍在进行中。施工方正在打造一座可以容纳数百辆货车的停车场;毗邻的区域即将建起一座物流中心,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工程;出口货物专用检查站的配套接驳路段也在进行扩建改造工作;还有一座海关员工宿舍楼也在规划建设当中......当前施工总面积超过100公顷。预计未来数年内,仅仅是该口岸的货运通行能力就将提升至日均1000辆次。